新闻公告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公告 > 正文

“丝绸之路:历史的碰撞——过去与历史”高端人文社科国际学术论坛召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6 18:05 点击:

2018年4月14日至15日,“丝绸之路:历史的碰撞--过去与今天”高端人文社科国际学术论坛召开,邀请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及国内多位历史、语言、文化、哲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参会。凤凰网、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做了相应报道。

论坛开幕式由教育部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教授主持。

12.jpg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穆哈梅徳夫教授,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蒙古-藏学研究所巴扎罗夫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王宁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一带一路的语境下,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中国国内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概况愈加关注。因此他提出中国文化与文学要走向世界,对于本次论坛他期待很高。

13.jpg

穆哈梅徳夫教授说丝绸之路对东西方各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悠久,意义非凡,它不仅全面促进了沿线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促进了区域间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他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关于撒马尔罕的宣传片。他强调撒马尔罕作为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是极具考古意义的。

14.jpg

巴扎罗夫教授表示能受邀参加此次论坛,他感到万分荣幸并认为在丝绸之路积极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语言作为沿线国家交流的工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对东西方的语言哲学研究与跨文化交际领域发展可以更进一步。

15.jpg

此次论坛共持续一天半时间,代表们就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语言、文化、哲学等问题,教授们的精彩发言不时引起学术的共鸣和热烈讨论。其中王启龙教授学术专著《钢和泰——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引起了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希望能把他的专著译成本国语言,使得更多的学者了解钢和泰的学术生涯和造诣。

16.jpg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丝绸之路历时悠久,从开辟到昌盛,经历了无数的历史沧桑,而今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又在陕西师范大学开启新的篇章。我们相信,全面把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交流与合作,将会惠及所有的对话伙伴。我们期待,随着我国学术条件和环境的不断优化,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开展学术共享,让丝路精神流传久远。

17.jpg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教授、心理学院院长王振宏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闫文浩及学校办公室主任马晓云、人事处处长李磊、学科建设处副处长闫文杰、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马维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张凌云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