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果 > 学术论著 > 正文

庞玮《国别区域学视域下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6 22:54 点击:


 

摘 要:在国别区域研究视域下,我国学者对印度的研究,反映了国家对域外地方性知识的探求。 有着明确地理属性的印度研究,具有跨文化、跨学科、跨区域等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庞杂。 为力求研究的准确性与代表性,本文以国内CSSCI 期刊数据库自 1998 年至今,二十余年间发表 7459 篇印度研究相关学术论文为样本文献,在大量研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 Citespace,梳理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 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可简要概括为:从佛教哲学到文学影视———印度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从地缘关系到外交战略———印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从生产金融到软件教育———印度经贸与服务业研究。 随着我国印度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发展,无疑将有助于促进非西方话语主导的国别区域研究学术体系的构建。

 

出  处:庞玮《国别区域学视域下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1

 

主要观点:

“我国对印度(包括古印度与分治前的印度)的关注历史久远,形成的研究成果有不同学科视角的大量著作、文章及报告等,体系庞杂、形式多样、成果丰富。本文对近二十余年来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在时空序列上,我国近二十余年的印度研究大致经历了 1998 2008 年、2009 年至今两个较为明显的学术阶段———延续传统阶段和发展创新阶段。在研究内容上,可概括为印度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印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和印度经贸与服务业研究三大主题。 每个主题都有着清晰的历时演化逻辑,其研究热点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其中:印度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是我国现代印度研究的开端,早期以佛教哲学为重,继而关注婆罗门教、新婆罗门教相关内容,甘地、泰戈尔研究也逐渐吸引更多学者,近期则随着研究积累和新兴文化现象出现,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细化微观的研究趋势。 印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则以我国学者延续传统视角和前人研究来分析中印边界问题开始,逐渐转变为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多视角、多层面的展开与讨论,继而关注印度的战略布局、区域合作、外交政策等国际关系问题,呈现视野更加开阔宏观、分析更加全面综合的研究趋势。 印度经贸与服务业研究则从早期的参考借鉴印度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开始,进而对印度的农业及资源问题、银行金融行业、进出口贸易和进入 21 世纪后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印度服务业的研究。 呈现更加专业化、新颖化和科技化的研究趋势。 整体而言,我国的印度研究具有国别区域研究学科的典型性,在明确的地理属性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哲学、文学、政治学、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近年来优秀成果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