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处:石岩刚《清朝川藏地方藏语文译员职缺设置时间考》,《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20年第2辑
主要观点:
本文以第一次金川战争之时,清朝出于军事需要下令采录“番子”人名、地名,并以清字、唐古特字和汉字三体合璧形式缮写造册的几份满文档案为中心,认为战争期间,清朝没有在四川督府及军事前线设置相关译员职位。并进一步通过将这几份档案中人名、地名的音写模式及其中提及的“汉字十二字头”与《清汉对音字式》、《同文韵统》等部分内容相比较后,认为这几者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前后继承逻辑。
上一条:【专著】庞玮《赴藏旅游者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下一条:【专著】张虽旺《宋元佛教文化在河湟之传播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