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联合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内亚’与‘华南’的交汇:明清中央档案与地方文书工作坊研讨会”,2017年8月3日至4日如期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本次大会分专题演讲与小组讨论两部分。清华大学元史专家刘迎胜教授、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分别代表“内亚”与“华南”地域研究做了专题发言。讨论阶段则从社会流动、多语档案、地缘政治、商业网络、身份认同、国家建构、地理认知、产权归属等八个“内亚”学者与“华南”学者共同感兴趣的议题为切入点,做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中心石岩刚老师应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清朝首次金川战争中对“番子”人名地名的采录:兼谈“汉字十二字头”“同文韵统”“清汉对音字式”之关系”》的会议发言。本次工作坊海内外各学科的不同年龄段学者透过历史的深度与跨地域、跨文化的广度,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加深了“内亚”学者与“华南”学者之间的了解,推进了对元明清以来中国边疆与“华南”的多层次了解。